废旧泡沫板、废报纸、奶粉罐、废纸箱……这些在常人眼里该被丢进垃圾桶的废旧物品,在孩子、老师及家长们的精心设计下,摇身一变,化作小铃铛、小挎包等各种可爱又漂亮的装饰品,仿佛被注入了“灵魂”。
12月3日,走进宁波市北仑区新蕾幼儿园的美术生态馆时,着实被这些“奇思妙想”和“鬼斧神工”吸引住了。
学校的张老师告诉记者,近期开展的“变废为宝——给垃圾一次生命”主题活动,来源于上个月从孩子们交谈中“偷听”到的对话。
“双十一我妈妈买了好多的东西,吃的、玩的都有,这两天我妈妈收快递都收得手软?!?/p>
“我妈妈也是,买了好多,家里都是快递箱子!”
这一次无意的对话,激起了幼儿园老师借机宣传垃圾分类的灵感,“变废为宝——给垃圾一次生命”主题活动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。
“这次活动由小朋友们担任评委,活动的主要材料源于双十一后的废弃箱子,我们想通过亲子制作的方式,让孩子们一起体验‘买买买’后的快乐和责任感。”张老师说。
一辆逼真的武装坦克在废旧的纸箱中悄然呈现;
一架双人飞机承载着孩子们对蓝天的向往;
一只只庞大的恐龙仿佛穿越过了时间长河;
一辆辆小汽车“穿梭”在幼儿园的走廊上……
“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,不识字,要让他们明白垃圾是’放错位置的资源‘实属不易。通过这次主题活动,小朋友们会感受到,在我们的生活中,还有许多随处可见的‘垃圾’,都有可能成我们的‘玩伴’:比如没用的花生壳、地上随处可见的落叶、家里不用的毛线球、秋天里的小松果等等。当这些看似没用的‘垃圾’聚到一起,在精心的组合制作下,也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。”张老师表示。
今年以来,北仑区教育局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纳入了中小学校、幼儿园教育和社会实践内容,编印了《小学生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》《幼儿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绘本》等,截至目前,各中小学校、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普及率已达100%。(综合宁波日报、甬派APP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