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姓村村景。本文图片由通讯员提供
“平安巡防活动通常在周二发布,这都周三了,怎么还没有看到呢?”日前,记者在慈溪桥头镇五姓村采访时,碰到村民李秋月,她正不断刷新文明实践平台“群治分”首页。
每周,李秋月都会和几十位村民组成巡查队,对全村进行“大检查”,拾捡垃圾、排查安全隐患等?!捌教ɡ锓⒉嫉闹驹富疃芑?,名额靠抢?!弊魑叭褐畏帧钡闹沂捣鬯?,李秋月参与活动几乎全勤。
打开“群治分”,在线学习、志愿服务、文明监督等活动丰富多样,村民每参与一场活动可积10分或20分,积分可用来兑换生活用品、医疗服务、信用贷款等。
“虽然我们村村民的整体文明素质较高,但几年前,大伙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不是很高。”村党委书记毛佳文说,过去参加村里活动的,来来回回都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。
如何让“少数人”变成“大多数人”?2020年,五姓村开始推行“桥头分”,也就是“群治分”的前身。
让村民“唱主角”,首先得把他们“请上台”。面对陌生事物,村民们不愿接受,村干部推广“桥头分”时吃“闭门羹”是常有的。“入户宣传指导时,有人摆摆手说不要弄,还有人根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。”毛佳文坦言破冰之难。
但儿童友好,更多的是搭建以儿童为主角的实践和成长平台。
“在爸爸妈妈眼里,我们长再大也还是孩子。所以,很多事情爸妈都帮我们安排了。不过现在我们也有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啦。”在领取到工具包后,文明小礼帽使者欧泽浩显得格外开心,憧憬着自己与定制73路的未来故事。
村民在开展清爽行动。
村里打出“组合拳”: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,让大家尝到“甜头”;量身定制个人二维码,网格员帮助录入活动参与和积分信息,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也能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来。
随着平台的推广,参加村里活动的不再是那几个老面孔,先用者带动后用者,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报名?!拔沂亲钤缫慌没В乖惫肪趁阑?、光盘行动的发起人呢!”56岁的孙景芬笑着展示手机里的活动记录。
村民在参与活动时发现,这其实是大家聚在一起交流的好机会?!按迕衲谛氖窍M嗔奶於嘟涣鞯?,所以参与的人就越来越多了?!彼锞胺宜怠?/p>
日积月累,一场由外而内的改变正悄然发生:村民在共建中共享家园美好,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?!安渭忧逅卸?,明明是在我面前的垃圾,刚要去捡却被其他人抢先捡走。”村民何伟庆语气里带着不服。
就是这一“抢”,让他内心一颤?!白邢敢幌?,文明理念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家,我要点个赞。”何伟庆边说边竖起大拇指。
五姓村文明廊。
现在,村民参加家园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积分,让村庄变得更美好成为他们内心的责任。村庄环境更美了,村民之间的关系变好了,邻里之间更加和睦……村民是参与者,更是受益者。就像孙景芬所言:“我看到有人在草坪上停车,肯定要主动上前提出。做这些事时,感觉有一种主人翁精神在引导着我,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。”
“停车场旁边的绿化带是村民自愿认领管护的,大家主动承担拔草、修剪任务,门前屋后的杂草地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妥善整治?!泵盐挠芍愿咝?,如今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“群治分”,改变的不仅是村容村貌,还有村民积极向上的精气神。
记者手记
美好家园建设,是一场人人参与的“长跑”,需要内生动力持续赋能。
五姓村通过文明实践积分制撬动村民的“主人翁”意识,让更多人从村庄建设的“旁观者”变为“参与者”。当参与活动变成抢手的“香饽饽”,文明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村民的生活中,促成洁净美丽、邻里和睦等可感可触的变化。
正如许多村民所言,如今大家参加活动已不再仅仅为了积分,而是出于对村庄建设的责任感和荣誉感。而这,正是家园共建的内生动力。(来源:甬派新闻客户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