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龙凤茶楼论坛网,老九品茶楼凤楼论坛官网,51pc·mc品茶2024下载,51pcmc品茶论坛

中国文明网总站  |   首页    |  头条    |   文明聚焦  |  新时代文明实践   |  文明创建   |  道德典型  |  志愿服务  |   未成年人  | 
    图解文明城市   |   专题·活动   |  县市区传真   |   我们的节日  |   工作提示   |  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   |  
您当前所在位置:宁波文明网 > 志愿服务

我们的家园 | “家有儿女”,敲门送暖

来源: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:2025-04-25 字体 [][打印][关闭]
更多 0

“家有儿女”项目。通讯员供图 

  “李阿姨,今年‘工惠?!及炝?,您要登记参保吗?我们来帮您操作!”

  今天(23日)上午,江北区甬江街道湾头社区党委书记李丽带着志愿者屠雪岚,敲开了三水湾小区6幢的一户居民家的房门,探望90岁的独居老人李秀英。

  李秀英的小女儿虽住在附近,但也年过古稀,难以时刻照顾她。因此,“编外女儿”屠雪岚往老人家里跑得特别勤。

  “你们辛苦了?!绷僮咔?,大娘往屠雪岚手里塞了一大把糖果,坚持将她送到了电梯口。

  “李阿姨和我们就像亲母女一样?!蓖姥┽靶ψ潘?。

  “家有儿女”项目。 

  面对如此温暖的场景,记者很难想象,七年前的湾头社区是另一番景象。

  “我们社区是由3个村合并而来的拆迁安置社区,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20%以上?!崩罾龌匾涞溃鞘?,社区几乎没有针对老人的特殊服务。

  社区是老人们的“家”,也是居家养老的第一阵地。如何让“家里”的长辈老有所养?李丽尝试用“自家人”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来解题,“家有儿女”项目就是其中之一。 

  便民活动。 

  何谓“家有儿女”?在李丽看来,整个湾头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,社区爱心居民就像是老人的儿女一般,为他们送上别样的温暖。

  不过,该项目在开展初期并不顺利。“有的老人觉得我们在作秀,有的怀疑我们目的不纯,居民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也不高……”李丽介绍,她顶着莫大的压力,带着为数不多的爱心居民上门服务,这一干就是7年多。

  慢慢地,社区摸索出了一套“结对认亲”模式:由“1名党员+1名社工+3名爱心居民”作为“编外儿女”,固定结对1户老人。如此,一个专属“家庭”便组成了。

  面对老人们细碎繁杂的需求,“编外儿女”梳理出了贴心服务、舒心服务等一系列措施。

  屠雪岚描述了不久前的一个“惊险时刻”:“家住3幢的洪大爷在老年活动室突发脑梗,但子女不在身边。结对儿女发现后,立刻联系老人家属赶来,并紧急送医,老人才得以脱险?!?/p>

  社区在重阳节为老人过集体生日。 

  “我们还经常去老人家里看看,陪他们吃饭,有时候给他们过生日,让他们每天都高高兴兴的?!崩罾霾钩涞?。

  慢慢地,居民内心的“寒冰”消融了,取而代之的是对“儿女们”的认可和信任。不少平时较为空闲的社区居民,也主动加入社区组织的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,让“家园”里形成了友爱互助的氛围。

  如今,参与该项目的“编外儿女”已超400人,其中骨干有200余人,重点服务83名孤寡、独居及高龄老人。在长年累月的坚持下,“家有儿女”项目吸引了海曙友爱青年、居家养老公司等社会力量加入。点滴爱心之力,汇聚成了一座温暖的家园。

  义诊活动。 

  “不过,我们现在提供的服务大多是日常照料,没办法给老人提供专业服务?!崩罾鎏寡?,老人们的个性化、深层次需求,让“编外儿女”觉得做得还不够。

  今年,湾头社区正计划引入专业团队提升服务水平。在湾头社区的“编外儿女”们看来,这个“温暖工程”未来可期。

  “我们会继续当好‘儿女’,让这个家园更温馨。”从李秀英家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300多米路上,来来往往的居民向李丽和屠雪岚打招呼,会心一笑。

  原来,最珍贵的相伴,并非必需血缘的注脚。大家早已在时光里,成为彼此的依靠。

  在这里,每一次社区服务都化作春风,每句问候都长成绿荫,大家以真心为砖瓦,共筑起爱的家园。

  记者手记 

  走进湾头社区,我亲身感受到了“家有儿女”项目等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,为社区带来的深刻变化。

  如今,整个社区和谐友爱,在“编外儿女”与居民们的交谈中,我能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的感激与开心。

  建设文明家园哪有什么诀窍,不过是把“叩门声”变成“敲门砖”。

  那些穿梭在楼道里的“热心人”,正用最朴素的坚持证明:人与人之间的温度,“小家”与“大家”之间的互帮互助,便是撬动“家园”治理的最佳方式。(来源:甬派新闻客户端)

相关报道:

稿源:宁波文明网 编辑:陆 雅倩
 
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
宁波文明网  ©版权所有
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